Widgets

還記得大學的時候,為了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、為了有效率地閱讀、為了開始擴充與熟悉產業資訊,我跟高中同學們約好一起看商業週刊,一起藉由 wiki 平台來分享彼此看完之後的想法、感想、心得。我們只標頁數、不拘泥於任何形式,一行文也可以。也就是說「點」、「線」、「面」不拘。

這個分享的機制,一開始是從 Bob 的書在我們同學之間彼此傳閱開始的,我們會彼此就在同一本書上頭標記、畫線、寫上想法。後來延伸的作法就是將這些標註與筆記,寫在 wiki 上頭,然後大家手邊都有同一份資訊或書籍,加速資訊分享的產出。

現在我參與的一個團隊也開始做類似的事情,而且有著不同的玩法,讓我很興奮。(凡是跟資訊交流、分享的方式我都會很想討論)。這個團隊藉由每週選出的文章,讓團隊成員彼此互相發表讀後的心得感想,而且是要有起承轉合的文章,讓我興奮的是:
  • 可以練習組織架構自己要表達的內容,練習建構成「面」,甚至是「網」。
  • 可以練習在短時間內,也是第一時間內,對所閱聽到的資訊,做出當下的反應。
  • 團隊其中負責這個遊戲的負責人,還會整合大家的心得文章成為一篇獨立的分享文,是有組織的文章,而且包含了不同團隊成員所發表的不同面向,這是最讓我覺得有趣的地方。
還記得清華一門通識課程的老師曾說,現在的學生太習慣於使用 BBS 、回文機制等,思考深度多半停在於「喔!有個點子」然後就停了,但其實是可以將想到的點子延伸成一個計畫、延伸成可實作的方案,然後採取行動去實踐之。他說以前清華海報牆曾經是發表大字報、論文、辯論的地方,整個思辯的過程,成為日後人生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基礎。

我相信科技、技術會不斷地帶來新的生活方式、生活工具,在使用這些新技術的同時,我們也可以問自己幾個「為什麼」,來釐清我們使用這些工具所能夠帶來的價值是什麼?我們能夠藉由這些新技術、新工具,為這個世界、這個社會再創造出一些什麼?

所以接下來,我會陸續將我自己在團隊中分享的部分,在這個 blog 中跟大家分享。至於團隊整合發表的文章,稍後等正式發表之後再跟大家分享 :)

下一個我想玩的是:
  • 平常常見的文章架構都是「誰誰誰看了另一個誰誰誰寫的某一篇文章,然後自己想到了一些事情,所以跟大家分享。」,不論是報章雜誌或 blog 都很常見。那是不是我們可以玩看看,同時討論兩三篇文章,甚至更多篇文章的整合討論的分享呢?我想玩的還是跨領域的東西 :p 敬請期待。

4 Comments:

  1. hmm...我現在看的東西很多都是討論4篇以上文章的文章...或說是papers...orz
    你想回學校了嗎? XD

    ReplyDelete
  2. 我是滿想回學校休息的 XD (但回學校對我來說是有點逃避的心態,哈哈,我得勇敢面對未知的世界才是 :)

    ReplyDelete
  3. 鼓勵你回學校唸書耶...
    你說的東西,真的還蠻像寫論文的過程
    既可以大量閱讀,還可以把東西組織成一個面
    (還可以搞得自己很頭痛呢)
    昨天跟我男朋友在討論變笨的問題
    他提供的避免變笨的方法
    就是去看自己不懂的領域
    認真投入去學去想
    你想做跨領域 唸書真的是個好地方呀
    會很有成就感的^^
    (我是毛)

    ReplyDelete
  4. 我暫時不回學校的原因是,我想要直接玩實戰經驗,想把整合過後的東西實作出來,直接拿到市場上去做實驗 :)

    謝謝你們的鼓勵 ^^ 我終究還是會回學校的,但時間不會這麼快,目前看來 :p

    ReplyDelete

 
Top